“德国政府内部正在展开一场竞赛,以表明它可以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 2025年11月22日 作者:admin ►观察者网文章刘白盲目地为中国的“避险情绪”辩护,但难以打破的贸易关系正让德国乃至欧洲政客日益回归现实。昨天(20日),德国财长兼副总理克莱因拜尔刚刚结束了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此行引起了德国媒体的高度关注。有媒体透露,中德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在竞相证明自己可以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德国之声发表文章称,德国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从中国的进口持续增加,凸显德国在调整经济对华依赖方面仍面临结构性挑战。虽然欧洲政客不断强调中国的“避险情绪”,但后大多数贸易统计数据揭示了相反的现实。这个想法是欧洲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中国。克莱因拜尔20日结束对中国的访问。过去12个月,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达3100亿美元,超过对美国贸易顺差3020亿美元。除了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瘫痪的三个月外,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德国的情况尤其令人惊讶。据德国政府11月19日公布的最新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今年1-9月德国与中国贸易总额为1859亿欧元(约合1.52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再次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趋势反映出欧洲“避险”策略的局限性,中国对德国的贸易影响力已有所下降。重回巅峰。 《南德意志报》18日报道称,中国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仍是第三大经济体。然而,如果说直到最近中国还在试图打入德国市场,那么现在情况已经完全逆转了。 “此外,目前德国联邦政府内部正在展开一场奇怪的竞争,看看谁能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这有点令人惊讶。”该报道恰逢克林拜尔访华:克林拜尔先生是对的。与其互相指责,不如好好谈谈。他在中国找到了正确的语气,没有采取居高临下的说教态度。刚结束中国访问抵达新加坡的克林拜尔20日对记者表示,能够得到中方维持关键原材料供应的承诺,他称这是其此次中国之行最大的收获。 “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有“我们明确承诺确保稀土和关键原材料的可靠准入路线和供应链,中方对此表示支持。”克林拜尔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开承诺,我们将提醒中方信守它。”11月5日,德国总理默茨和克林拜尔总理在柏林总理府出席内阁会议。克林拜尔先生在华期间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中德高层财金对话。联合声明中,中德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共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等方面达成了一致。他表示,这发出了“德中合作的明确信号”,“对我来说,来这里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目标”。我相信我能为确保德中良好关系做出贡献。德国之声20日发表文章称,C2016年至2023年,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从2024年开始,随着德国寻求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美国将再次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ING德国经济学家Carsten Brzeski表示,2025年前9个月,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同比增长8.5%,原因是美国高关税迫使中国制造商将更多产品转移到其他市场,这一变化“反映了影响”《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虽然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在德国商界拥有“战略地位”,但德国却表现出了显着的增长势头。报告称,“德国经济拥有多项战略优势,包括技术卓越、诚信和可靠性”,但这些王牌很少能发挥长期作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令人惊讶了。中国已经垄断了芯片和稀土开采。 “早在2023年7月,时任德国政府就公布了所谓的对华战略,旨在推动‘降低风险’,减少经济对中国的依赖,但在具体措施和约束性目标上却含糊其辞。默茨政府近期对华行动也前后矛盾。图为德国总理默茨。但德国商界并不认同德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并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去年4月,德国经济研究所发表报告报告称,德国经济严重依赖中国,风险“明显降低”。这种趋势并未出现,报告称,2023年中国仍将是德国最重要的进口贸易伙伴。在化学品、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等主要产品类别中,德国仍然“非常或非常依赖”12月14日,发言人林健就欧盟中国工商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答记者问。他表示,近年来,欧盟一直呼吁与中国进行经济竞争,并不断推行以保护“风险”、“经济安全”和“公平竞争”为名推出的“去中国”措施。投资欧洲最终只会损害欧洲人的自身利益。林健告诉中欧双方要开展对话合作。他呼吁两国保持坚强,坚决维护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和摩擦。我们希望欧盟坚持市场开放和竞争的原则。忠诚的公司,认真倾听关注中国企业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诉求,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创造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来源 |观察者网. 上一篇霸王查集创始人张俊杰发文辟谣。没有婚姻,也没有茶富商残疾女儿的故事。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评论 * 显示名称 * 邮箱 * 网站 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邮箱地址和网站地址,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