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研发:小米汽车门锁无形中节省成本 2025年10月16日 作者:admin 本文字数:2338,阅读时间约4分钟 第一财经 梁欣 洪飞鸿 打不开的车门不仅困住了生命,也为汽车门把手的设计再次敲响安全警钟。 10月13日凌晨,一辆小米SU7在成都天府街发生碰撞后起火。路过的四名救援人员竭尽全力抢救汽车,但因“拳打脚踢”而打不开车门。最后,消防部门使用切割机打开了小米SU7的机舱门,引发了一场大火。小米SU7再次站在了风暴的最前沿。这起事故距离“3月29日铜陵小米SU7爆炸事故”仅198天,距汽车门把手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公布仅20天左右。这场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要点上。首先,车辆的外部把手。小米SU7没有机械外手柄电子设计。如果从外面开门,只能通过按下隐藏在门把手内的微动开关来电动解锁。第二件事是车内的方向盘。 SU7内部配备了机械死亡开关,但如果被困在车内的人失去知觉,死亡开关将无法启动。 SU7的外手柄没有机械设计。 “小米SU7没有配备机械外把手,外部救援人员很难打开车门。”该车公司研发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行业惯例,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可以在停电时通过机械把手将门打开。因此,大多数车型都为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了双重安全冗余。例如大众ID 4、传祺S9、腾势N9等。从成本上来说,隐藏式门把手一般比机械把手要贵,以保证安全。停电时请及时开门。但如果不考虑安全冗余设计,隐藏式门把手的成本会大幅降低。前面提到的负责小米SU7的研发人员,门锁类似于卡扣,无视安全冗余设计,认为省钱买看不见的零件。他表示:“SU7的半隐藏式外门把手只配备了电子开关,因此只能通过外门把手上的微动开关进行电动解锁。一旦发生侧翻或严重撞击事故,外门把手可能会紧急断电,无法进行电动解锁。”另一位拥有10多年汽车制造经验的人士也向第一财经证实了这一说法。 “当这款车(SU7)推出时,我们就知道(车门)出了问题。大众ID系列也有半隐藏式门把手,但它们是采用机械设计的机械结构。小米并不认为这个设计是多余的。 “我们认为,拆除机械结构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一位专家表示,他指的是小米汽车多次面临的车内机械紧急把手问题。他强调。他说,事故中的人可能因受到强烈冲击而失去知觉,而且很难找到车内的机械应急手柄,这导致很难在一两分钟内到达并进行自救。 “然而,碰撞后大约五分钟,车辆经常发生爆炸。”根据中国保险研究院的碰撞测试,配备电子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弹出车门开启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机械把手的98%。隐藏式门把手是新能源汽车的“必备选项”吗?近年来,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ds一直受到隐藏式门把手的困扰,发生交通事故时无法打开。然而,隐藏式门把手仍然很常见。为什么是新的?痴迷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的动力汽车?高合汽车前工程项目经理杨跃清表示,曾参与高合无把手电动门的开发。此外,它还可以稍微减少风阻。这是新能源汽车的“必备”选择,每一公里的自主性都被考虑在内。 “小米直播间里有负面评论。还表示,团队表示针对无门把手的设计采取了多项安全冗余,包括放置备用电池、在车门上安装应急拉链,甚至在车门上安装破冰加固。但仍然存在重大盲点。就是很多车主不了解这些设计。更不用说外部救援人员了。之前对此,长城汽车总裁魏建军也公开强调,隐藏式门把手不能再使用在汽车上。他认为隐藏式门把手有一些缺点。首先,它很重。其次,气密性较差。门把手必须是电动的。如果电量不足或者发生碰撞,更有可能打不开门。但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不符合《产品安全技术要求》。我们最近开始就“汽车门把手”(以下简称“要求”)征求意见。 《要求》规定,每扇车门(不包括后门)必须配备机械外把手和内把手,以确保停电后门把手的安全打开。当锁定装置由于诸如不可逆的系统部署保留或电源上的热事件等事件而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影响如果电池耗尽,侧门必须能够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打开。 ,使用机械手柄开门。同时,《要求》规定,车辆乘员必须能够轻松识别具有机械解锁功能的车门内把手。车辆的内门把手上必须配备所需的警告标志。一些车内门把手要求在这些警告标志旁边显示打开和关闭说明,以防止车辆乘员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打开车门。恢复传统门把手的成本绝非易事。针对上述“要求”,不少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比如尚捷首款新车H5,就没有采用车把设计,而是采用了隐藏式车门。特斯拉的设计总监还表示,该公司正在致力于重新设计门把手系统。门把手的全新设计结合了电子和机械结构合二为一。目的是让乘客更方便地开门。紧急情况。通过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多数汽车企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汽车门把手的设计已经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形成新的门把手设计理念仍需要时间。东风官方表示,将进行新的设计调整,以适应汽车门把手的新规定,但具体的设计理念和改革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广汽官方表示,为保证冗余度和安全完整性,f车造型流畅,隐藏式门把手的开发设计成本高于传统机械门把手。 “从隐藏式门把手改为传统机械式门把手,需要重新设计电路、重新开模具等,尤其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强调集成化。看似只是换一个门把手,但很多系统设计都需要一起改变,而且修改的成本也绝不小。考虑到市场上大量隐藏式门把手车型的潜在风险,交通协会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是否有必要从市场上召回此类车型,以改进具有更大安全冗余度的门把手,目前仍有争议。 “首先,市场上隐藏式门把手型号较多,召回成本巨大,还有能否拆除或改装的问题。目前技术标准不允许我们追踪缺货产品,除非发生安全事故,消费者向召回管理部门投诉,是否需要召回,由相关部门决定。”该专家表示。相关新闻 SU7失控起火,小米官方去世,雷军未直接回应。 2025年10月13日上午9点11分,小米集团总裁雷军在微博转发了小米YU7车主摄影大赛参赛作品,并配文:“帕米尔高原很美,我也用小米YU7拍了一些风景。”此时,距小米SU7 Ultra在天府街坠毁起火仅过去6个月。 成都凌晨3点18分。时间还没有过去。许多人参与了现场的救援工作。四人合力对SU7的门窗进行拳打脚踢,但车门还是打不开。车辆严重受损,司机无法逃生。图为网友拍摄的3月29日安徽省铜陵市“爆燃事故”的犯罪现场,该事故造成3人死亡。 今年,到10月13日凌晨成都“火灾惨案”。198天过去,小米汽车深陷安全、智能驾驶宣传争议和产品质量问题。今年,电池安全、辅助驾驶安全、门把手安全三大国家强标如镜面般密集出台,准确反映了企业安全设计上的疏漏和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网友坐车体验了小米的汽车。另一方面,雷军的微博发布了“帕米尔高原”和汽车产品的广告。另一方面,公众对车祸也提出了意见和质疑。小米汽车自上市初期的“热销光环”以来,市场口碑有所下滑,这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下的安全担忧。雷军与小米的尖锐声音与沉默 自去年3月底的交通事故后,雷军的微博每天持续打卡,更新樱花照片和产品t公告信息,并在沉默72小时后首次就交通事故致歉。成都车祸后,雷军当天的微博更新依然走的是既定的“宣传路线”。事故当天,雷军的另一条微博发了一张小米SU7 Ultra的照片,按键为黄色,并配文:“阳光下更好看”。事故发生第二天,雷军晒出了YU7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县高原试验的照片。与3月份铜陵事故后的“沉默72小时”争议相比,成都车祸发生后,无论是小米官方还是雷军个人微博都没有直接对事故进行回应,也没有提及对方。我最深切的哀悼。然而,小米汽车直播间却充满了网友的提问。一时间,“车门把手打不开,垃圾车”等评论充斥屏幕。小米汽车和雷军的暗示的个人账户也失去了关注者。小米汽车198天内发生两起致命车祸。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包括SU 7 Ultra碳纤维引擎盖的虚假广告、车辆自动泊车功能异常、产品质量缺陷等。最受关注的是今年9月推出的小米SU7因软件质量问题而大规模召回。有“行走交通”之称的雷军,在铜陵遭遇交通事故后,没有出席4月的上海车展。小米SU7至尊纪念版随后卷入“虚假宣传”风波,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 5月7日晚间,小米针对车主花费4.2万元购买的双导管前舱碳纤维正式致歉,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个解决方案并没有让车主满意,协议已经达成。尚未与他们取得联系。今年5月,雷军首次公开回应自己的立场,承认“过去一个月是小米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他表示,由于经济大萧条,他已经取消了会议、暂停了商务旅行和社交活动,但没有直接提及前舱口争议或安全修复的细节。随后,在5月15日的内部讲话中,雷军首次对SU7事故的影响作出反应,并表达了“安全的决心”。他表示,虽然小米遭到了质疑、非议和非议的风波,交通事故也在所难免,但他没想到这次事故会给小米造成如此大的打击。这次事故让小米意识到公众对小米的期望和要求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6月26日下午,小米汽车第二款产品YU7正式上市。根据 p全民参与,YU7上市三分钟内大订单突破20万台。 18小时内,小米YU7订单突破24万台。这一数字引发了业界关于订购和订单可靠性的争论。 9月19日,小米汽车宣布召回11.7万辆SU7汽车。召回原因是,当L2高速驾驶员辅助驾驶功能启动时,部分车辆由于特殊场景可能无法识别、发出警报或做出不当反应。如果驾驶员不及时干预,碰撞风险就会增加,并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召回基于产品缺陷,本次小米汽车召回并非自愿召回。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缺陷展开调查后进行的。随后,小米汽车官方表示,本次召回旨在进一步提高驾驶辅助功能的可靠性。此次升级不需要更换物理部件,但将根据召回程序进行处理和运输。与此同时,雷军在微博上转发了小米关于此次召回的“网友提问解答”,并补充道:“请车主们仔细看看。”声明强调,此次召回是通过OTA更新完成的,无需更换任何硬件,旨在提高驾驶辅助的可靠性。雷军多次公开表示造车难。 9月25日,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回忆起小米汽车制造过程时表示,“我们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他详细分享了小米SU7和YU7车型的成果以及研发背后的决策,并提到了两家汽车公司:理想汽车和特斯拉。新款Nordschleife,性能和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仍然是小米的关键词汽车和雷军常说。不过,雷军在演讲中并未提及汽车安全问题。引入了三个可靠的标准。今年3月底的铜陵事故,加速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安全标准的提升。这场车祸让智能驾驶安全登上舆论榜首。 4月16日,工信部发文宣布,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更新管理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企业要对复杂驾驶辅助进行彻底测试和验证,明确系统的功能限制和安全措施,不得夸大或误导性广告,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4月上海车展上,各大车企车企紧急更换智能驾驶宣传资料,行业和企业es将智能驾驶辅助的宣传重点转向安全。此后,有关安全和智能辅助驾驶定义的政策不断出台。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强制性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复杂驾驶支持系统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征求意见。该标准对单车道、多车道、助航等多种功能的人机交互、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数据记录建立了全面的安全技术要求。新国标对复杂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第7.5.8章“B级道路环境下的建筑区域感知与响应性测试”中。本次测试场景再现“3.29铜陵小米SU7爆燃空调”场景几乎1:1的比例。电池和门把手安全标准也正在出台。今年4月,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热失控2小时内不起火、爆炸”列为强制性规定,并增加了底部冲击测试和300次快速充电循环后的安全验证。 新标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电池安全指令”,对电池组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两起涉及小米汽车的交通事故中,无法打开车门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今年9月24日,汽车门把手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规定,各车门 (不包括尾门e) 必须配备具有机械解锁功能的外部手柄。当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且发生事故后,例如不可逆转的约束装置展开或电池热事件后,必须通过外门把手打开非冲击侧门,而无需使用工具。这意味着完全隐藏的外部手柄设计是明确禁止的。 198天内,工信部陆续出台了三项行业主导标准,为行业安全创造新的收入。每个标准都与小米汽车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了对比。雷根曾说过:“制造汽车是你一生中最后的事业,你的整个声誉都受到威胁。”但我们的声誉从来不是建立在营销花言巧语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之上。以及对安全的承诺。截至10月15日晚间,小米尚未就此事发布官方声明。成都事故。 上一篇斯塔默加沙峰会面临“严重尴尬”:被特朗普提名时,特朗普误以为自己想发言却被边缘化下一篇 片刻的放松:互联网用户才是真正能提供情感价值的人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评论 * 显示名称 * 邮箱 * 网站 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邮箱地址和网站地址,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